币途APP现货策略参数全解析,参数设置说明

现货网格策略是一种在固定价格区间内自动“低买高卖”的交易策略。在量化交易中,现货策略通常允许用户设置多种入场参数,例如订单价格类型、初始下单金额、是否倍增首单、循环模式和次数等。这些开仓参数决定了机器人如何执行第一笔交易,以及后续如何循环交易。例如用户可指定使用市价单或限价单下单、设定首单投入多少资金、是否开启首单加倍等。不同设置会影响资金利用率和风险,请根据行情趋势和资金情况谨慎配置。

一、开仓设置

  • 挂单价格(0/具体价格):当首单挂单价格为0时会按照市价开仓,反之会降到您输入的价格时进行开仓。市价单以当前最佳市场价立即成交,适合希望快速进场但可能会存在价格滑点。限价单允许用户指定一个价格挂单,只有当市场价格触及该水平才成交,适合追求较优价格但有可能无法立刻成交的情况。所谓“浮动”价格通常指跟随市场价略微调整的动态挂单(具体含义各平台略有不同)。例如,如果行情剧烈波动,可选择限价或浮动定价来降低交易成本,但可能面临无法成交的风险。
  • 首单额度:即首次下单时投入的资金或买入量。这个数值决定了策略的初始仓位规模。以Pionex马丁格尔策略为例,如果总资金分为8份,则首单买入1份(即1/8的资金);余下资金留作后续补仓。首单额度过大可能导致后续补仓空间不足,过小则可能收益有限,应根据资金规模和风险偏好合理设置。
  • 首单加倍:指是否在初始下单时设置加倍操作。例如某些马丁格尔策略允许将首单金额加倍,以加快回本速度,但同时也会大幅增加风险。加倍相当于提高初始投入比例,在行情不利时可能快速放大亏损,使用时需慎重。
  • 循环类型(单次循环):单次循环表示策略在完成一次买卖周期后停止;无限循环则在每轮平仓后自动开启新一轮。例如,Pionex的马丁格尔机器人默认为自动循环模式,每完成一轮分批抄底并止盈卖出后即自动进入下一轮。无限循环适合希望长期持续套利的策略,但需要留意长期持仓风险;单次循环则更适用于定时或事件驱动的入场。
  • 循环策略:连续运行(或立即执行)策略表示创建后立即开始执行。触发运行则要等满足预设条件才启动。例如OKX网格策略可设置触发条件,包括“立即触发”或“价格触发/RSI触发等”。立即触发相当于连续运行,创建后马上生效;条件触发则可以设置如价格到达某水平或技术指标满足时再开仓。这一选项适用于等待行情确认再启动的场景,但也可能错过部分行情波动。
  • 循环次数(最大轮数):指策略计划最多运行的买卖周期数。有的平台允许设置最大轮次,以防在行情单边下跌或震荡时无限买入。例如可设定运行10轮后自动停止,以避免无限亏损。若选择无限循环或较大轮数,一旦行情持续背离,可能出现较大回撤,应设立合理的资金风险控制。

补仓设置

  • 是否补仓:即是否在行情不利(下跌)时增加持仓。在马丁格尔等策略中,通常开启补仓可以利用“亏损加码”的原理降低成本。不开启补仓则为简单的一次性交易策略。是否补仓应根据策略类型和风险承受能力决定;开启补仓可提高回本概率,但需准备充足资金。
  • 补仓次数:指最多补仓几次。补仓次数越多,则有机会在行情触底后越早回本,但也意味着需要更多资金储备。例如Pionex马丁格尔中,设置“最大加仓次数”为3次,资金被分为8份(1+1+2+4),可进行3次加仓操作。补仓次数过高可能导致资金耗尽甚至爆仓,建议结合资金量和市场波动幅度合理设定。
  • 补仓总金额:补仓操作中,累计用于追加买入的资金总额。一般等于除首单外的剩余资金总和。在设置时,可限定最高总投入,以控制风险。需注意:首单加倍会改变剩余补仓金额比例,务必保证总金额下限符合交易平台要求。
  • 补仓条件(倍数、差价、回调触发):即触发补仓操作的条件类型。常见的条件包括下跌幅度达到多少比例、价格下跌绝对值差距或技术指标回调。例如Pionex网格策略提供“跌多少加仓”设置:在每轮首单买入后,如果价格再下跌设定的百分比就继续加仓。(1)、倍数:每下一层,下单金额按倍数放大(例:1× → 1.5× → 2.25× …)。这样能更快把持仓均价拉向当前价,安全单数量放大系数。1.2–1.6;保守等额 = 1.0。(2)、差价:从上一次下单价(或基单价)起,价格至少偏离多少才允许放出下一层补仓单。“每层相隔 3%”或“首层 0.5%、第二层 1%、第三层 2%”等具体做法,本质就是设置“差价阈值”。差价太小会频繁触发、耗费手续费与资金;太大又可能错过更平滑的摊薄机会。先用小仓做纸/模拟单验证。(3)、回调:反弹后再买,不是“只要跌到就买”,而是先跌到触发区,随后要求价格从阶段低点反弹一定比例才真正下单,目的是减少“接飞刀”。Pionex 的马丁追踪模式把它拆成两部分:跌多少开始追踪(例:相对上一单价跌 3% 开始跟踪低点);从低点反弹多少才实际买入(例:反弹 0.3%/0.5% 才下补仓)。
  • 防瀑布保护:一种极端行情保护机制。当市场出现“瀑布式”快速暴跌时,自动暂停补仓以避免在下跌中无限加码。例如Bitget的“智能防瀑布”功能,规定如果在5秒内价格出现瞬间暴跌,就暂停继续补仓。开启防瀑布保护后,当触发阈值(如跌幅超过10%/5秒内)时,机器人会停止跟跌加仓,等待行情企稳再决策。此功能可在剧烈震荡或崩盘行情中保护账户,但在连续小幅下跌时可能无法触发,还需结合其他风险控制手段。
  • 防瀑布比例(阈值):用于定义触发防瀑布保护的跌幅阈值。例如若设置连续下跌5%触发保护,则价格一旦连续跌超5%,就停止补仓操作。不同平台阈值不同,有的以时间+幅度复合条件(如5秒内跌幅)。用户可参考Bitget的5秒暴跌策略设定阈值,或根据自选策略风险承受能力调整,如“单次下跌10%及以上暂停补仓”。应结合市场流动性与品种波动率,避免触发过于频繁或过于迟钝。

盈亏设置

  • 止盈方式:指策略完成何种盈利时机后平仓。常见有全仓止盈(策略达到目标盈利即卖出所有持仓),尾单止盈(仅在最后一次补仓盈利时卖出剩余持仓)和首尾止盈(在首笔和尾笔均达到盈利时提前平仓部分仓位)。例如,若采用尾单止盈,只有在补仓后的最后一笔买入盈利后才全部清仓;首尾止盈则会在首笔和最后一笔都盈利时先行分批清仓。这些方式均旨在灵活降低回撤:尾单止盈保留更多初始资金参与波动,首尾止盈则兼顾初始趋势收益和震荡套利。策略设计时应注意,不同方式在牛熊环境中表现差异:全仓止盈追求保本空间最小,但行情波动时容易错过后续上涨;尾单/首尾止盈则分散平仓,可在震荡市获利,但若行情持续单边也可能错过高位卖出机会。
  • 止盈模式(静态 / 移动):静态止盈指设置固定的止盈目标,如固定百分比或价格,到达即平仓;移动止盈(Trailing)则动态跟随行情,在盈利过程中锁定更高利润。例如OKX网格策略中可设置“止盈价格”,即当币价达到该价格时自动平仓(静态止盈)。部分平台也支持移动止盈,即当市场上涨超过设定利润后,若价格回落触发预设回调比例时止盈。移动止盈适合趋势行情,可在持续上涨时提高收益;静态止盈配置简单,适合预期行情反转。
  • 止盈设置(止盈比例、止盈回调/回撤)静态止盈比例:当价格相对入场价上涨到预设“目标利润%”,从最高价回落达到“回调%”时才平仓。移动止盈则需要设置回撤触发参数,止盈比例(TP):当浮盈达到这个百分比时,启动移动止盈功能(也叫“激活价/触发价”逻辑)。此后不立刻卖,而是开始“跟随最高价”。止盈回撤:激活后,一旦价格从最高价回落达到这一定比例,就触发卖出,从而把回撤锁定为可接受的幅度。
    选值遵循一个简单原则:波动小→用小回撤%,波动大→用大回撤%;时间框架越短,参数越紧。BTC/ETH 日内:TP 4%–6%;回撤 0.8%–1.5%。强势主流币波段:TP 6%–10%;回撤 1%–2.5%。高波动小市值:TP 10%–15%;回撤 2%–4%(必要时更宽)。短线/剥头皮:TP 1%–2%;回撤 0.3%–0.7%。

以上各项参数的合理设置需要结合具体市场行情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在牛市可适当提高止盈比例和补仓频率;在震荡市可重点利用高抛低吸设置和防瀑布保护;在单边下跌市则应考虑降低投入或直接关闭策略。不同平台的策略助手和回测工具可以帮助预估效果,各位交易者在实盘前应多测试、谨慎评估风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