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期能省下多少”值得单独算账
很多人把“手续费=0.1%”当成默认值,但这只是“入门层(Regular)”的大致水平。真正影响你长期净收益的,是三个维度的叠加:
- 交易量—决定你在 VIP 体系中的费率档位;
- 交易类型—挂单(Maker)与吃单(Taker)差别显著;
- 平台政策—是否使用平台币抵扣、是否走返佣通道、是否有临时活动或做市回扣。
以 Binance 为例:常规现货费率 0.1%,但 VIP 档位与用 BNB 抵扣可将费率大幅下探;VIP5 档位甚至能看到 0.025%/0.031% 的 Maker/Taker,并且用 BNB 支付后分别降至 0.01875%/0.02325%。这些都是官方公开表格,非“羊毛党”口口相传。
先把概念说清楚:Maker、Taker 与 30 天成交量考核
绝大多数中心化交易所采用 Maker/Taker 费率模型:主动吃单付 Taker 费,被动挂单付 Maker 费(通常更低)。平台按照你滚动 30 天的累计成交量来即时评估费率档位。Coinbase 的 Advanced 交易帮助中心对“Maker/Taker 与 30 天滚动成交量计价”的解释非常清楚,虽未公开百分比表,但机制上与主流平台一致。
各大平台的“入门 vs 进阶”费率轮廓(2025 官方材料为准)
- Binance(现货/杠杆):常规档 0.1%/0.1%;VIP 档位逐级降低;若用 BNB 支付手续费,可在现货/杠杆享最高 25% 折扣(期货折扣一般为 10%)。
- Kraken Pro(现货):30 天成交量从 0 美元到 1 亿美元以上,共有多档阶梯。入门 Maker/Taker 为 0.25%/0.40%,做到 1000 万美元可到 0%/0.10%,1 亿美元以上可到 0%/0.08%。同站页面也提醒,快捷买卖含点差而非单纯费率。
- Bybit(现货):官方帮助中心给出清晰的 VIP 梯度。VIP0(<10 万美元)为 0.15%/0.20%(Maker/Taker),随着 30 天成交量提升到 VIP1–Supreme VIP,费率逐步下降,至 Supreme VIP 可达 0.03%/0.045%(Maker/Taker)一档。
- OKX(现货/合约):OKX 帮助中心的“交易费规则”FAQ 给出示例:常见入门 Maker/Taker 约 0.08%/0.10%;高阶 VIP 场景下还存在“负 Maker 费”的做市回扣示例(如 -0.002%),说明在极高流动性贡献时,平台会以回扣鼓励挂单。
备注:各平台费率与活动会因地区合规与时间有所调整,请以官网费率页与公告为准;“Convert/快捷买卖”通常含点差,不能与专业撮合盘的 Maker/Taker 直接对比。
平台币抵扣:BNB、OKB、MNT 等的“长期折扣”
- BNB(Binance):官方页面“BNB 的优势”明确写着“现货/杠杆最高 25% 手续费折扣”,长期稳定,是许多量化账户的底层优化项之一。
- OKB(OKX):OKX 的“如何购买 OKB”页面直接写到“持有 OKB 可享受最高 40% 交易费折扣”。这表明除了成交量达标,持币也会成为降低费率的“第二通道”。
- MNT(Bybit):Bybit 帮助中心近期更新,使用 MNT 支付交易手续费,可享现货 25% 与期货 10% 的手续费折扣(活动与支持范围以官方为准)。
返佣与邀请:到底谁省钱、谁赚钱?
返佣机制通常有两类:
- 给予邀请人的“持续佣金”(按被邀请人实际交易费的一定比例);
- 给予被邀请人的“购物券/手续费抵扣券/阶段性折扣”。
例如 Binance 的“Referral Lite/Pro”说明:Lite 偏向双方获得“手续费返现代金券”等,Pro 则是邀请人基于业绩考核获得 20%–50% 的持续佣金(分档按季度考核;具体到现货/合约各有规则与例外)。这意味着作为“被邀请人”,你能拿到的长期优惠未必是“永久折扣”,更多时候是“短期券+活动”。
OKX 的对外页面与活动页常见“返佣/返现/任务奖励”,奖励结构因地区和周期而变,官方“Referral/Help”页会提示“交易费返利”等字样,但“长期费率直接打折”的幅度与持续性需以活动细则为准。
Bybit 的公开“Referral Program”更强调“邀请人最多可拿到 30% 佣金”,被邀请人侧则多为任务奖励或活动券。
做市回扣与“负费率”为什么重要
当你以 Maker 方式在订单簿上挂单,平台往往给更低的费率;当你的流动性贡献达到高阶 VIP 时,部分平台甚至会给“负费率”(回扣),等于平台付你钱让你挂单。OKX 的官方示例就出现了 -0.002% 的 Maker 回扣;Kraken 在 1000 万美元月度体量时,Maker 费率可达 0%。对于高频或阿尔法依赖“低摩擦成交”的策略,这能显著改善持仓换手的长期净收益。
不同平台,同一策略,为什么“净值差”会越跑越开?
成本的复利效应来自两端:
- 费率差 × 换手率 × 时间;
- 成交质量(滑点/冲击成本)× 次数。
学术与业界通常用“实施偏离(Implementation Shortfall, IS)”衡量决策价与成交价的差距,它把“迟延、机会、冲击”等成本系统化衡量。即使你把“费率”压到极低,若在浅池子里频繁吃单,IS 仍会吞噬阿尔法。
三个“量化可落地”的年度节省测算
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假设以下均为“现货吃单 Taker”为主(Maker 占比低),仅做费率项的保守估算(不计点差/滑点/资金利息)。
案例 A:月度成交量 10 万美元,吃单为主
- “默认 0.1%”的直觉:年费=10 万×12×0.1%=1200 美元
- 若在 Binance 开启 BNB 折扣(现货 -25%):0.075% → 年费=900 美元,全年节省 300 美元。
- 若同等体量在 Bybit(参考 VIP0/≥10 万档位 Taker=0.20% 或 0.15%,取保守 0.20%):年费=2400 美元。这里看似“贵两倍”,但若你的成交结构是大量 Maker,实际会更接近 Maker 档(0.10%),并随 VIP 提升持续下降。
案例 B:月度成交量 100 万美元,吃单为主
- Binance VIP1 档 Taker 仍为 0.10%,但若用 BNB 抵扣到 0.075%,年费=9000 美元;与“无折扣 0.1% 的 12000 美元/年”相比,全年省 3000 美元。
- Kraken Pro 在 100 万美元档 Taker=0.16%,年费=19200 美元。若你能把成交结构调整为更多 Maker(0.06%),年费可降至 7200 美元,直接反转。
- Bybit VIP1(≥100 万)Taker=0.10%,年费=12000 美元;若逐步升至 VIP3,Taker=0.075%,年费与 BNB 折扣后的 Binance 接近。
案例 C:月度成交量 2000 万美元,吃单为主
- Binance VIP3:Taker=0.06%;若用 BNB 支付,Taker=0.045%,年费=2000 万×12×0.045%=108,000 美元。与“常规 0.1% 的 240,000 美元/年”相比,全年直接省下 132,000 美元。
- Kraken Pro 在 1000 万美元档 Taker=0.10%,2000 万体量仍处该档,年费=240,000 美元;但 Maker=0% 的上限(10,000,000+ 档)值得为策略重构做尝试:若你能将大量成交转为 Maker,费率项理论上趋近 0。
- Bybit VIP3:Taker=0.075%,年费=180,000 美元;继续升 VIP4/5,可进一步下降。
结论:费率每降 5–15 个基点(bps),在“高换手×长周期”里会被持续复利放大。别小看“几万至十几万美元/年”的差距,它往往就是策略能否覆盖滑点与资金成本、最终跑赢基准的关键。
如何系统化把“费率/返佣/回扣”吃干用尽
- 先挑“主要战场”,再去压到最佳费率
- 如果你是高频或网格/做市策略,把主要成交集中在 1–2 家深度最好的平台,优先冲刺 VIP 档位,同时优化挂单比例争取 Maker 低费率或回扣。
- 平台币折扣“常开”
- 在 Binance 打开 BNB 折扣;在 OKX 评估持有 OKB 的性价比;在 Bybit 关注 MNT 抵扣范围。折扣是“无脑收益”,但要注意“抵扣币的价格波动与机会成本”。
- 邀请/返佣:优先“被邀请人福利明确”的渠道
- 选择明确写出“被邀请人抵扣/返现券”的官方活动入口;Lite 类活动多券,Pro/联盟类多为“邀请人拿佣金”。确认券的有效期、是否支持 API 成交(例如 Binance 明确部分券不适用于 API)。
- 避免将“Convert/快捷兑换”的“0 手续费”与专业撮合盘费率混淆
- 快捷入口通常内含点差(Spread),总成本未必更低;Kraken 的费用页对“点差”有明确说明。
- 做好 TCA(交易成本分析):
- 除费率外,把滑点、冲击、延迟等纳入“实施偏离(IS)”框架,按不同交易窗口、订单类型、币对流动性做回测与复盘。
常见问题(FAQ)
Q1:为什么我看到的费率表与朋友的不一样?
费率与活动受“地区/合规/身份(机构 vs 个人)/时间”影响;同一平台也会分“Pro/快捷/OTC”等入口,算法、点差与费率模型均不同。请始终以官网费率表与公告为准,并注意“滚动 30 天成交量”的时效性。
Q2:返佣是不是“被邀请人”长期低费率的万能钥匙?
不是。返佣多数是“邀请人拿持续佣金”,被邀请人拿“代金券/短期折扣”。长期低费率仍要靠“冲 VIP + 平台币折扣 + Maker 结构优化”。
Q3:有没有“负费率”真的给钱?
有,但只在极高 VIP 或特定回扣计划里出现。OKX 的官方示例就展示了负 Maker 费的计算方式;实务中还要考虑挂单被动成交比例与滑点。
Q4:我主要做合约,优化路径类似吗?
类似。平台币抵扣(如 10% 左右)、VIP 阶梯与做市回扣仍然适用,但需额外考虑资金费率与强平成本;且不同平台对“USDT/USDC 本位、币本位”的费率与活动可能不同,请查看对应费表与公告。
最后给一张“落地动作清单”
- 锁定主平台:优先深度好、撮合稳定、费表透明的平台。
- 冲击 VIP:以 30 天滚动量倒推每日目标体量,必要时集中流量。
- 打开抵扣:BNB/OKB/MNT 等折扣保持开启,按策略持有适量。
- 返佣策略:选择对“被邀请人”有明确券与折扣的官方入口;避免只给邀请人佣金的渠道。
- 结构优化:用更多挂单(不牺牲成交确定性)争取更低或负费率;
- 成本复盘:把费率、滑点、点差、借贷息、资金费率统一进 IS/TCA 面板,月度复盘与年化归因。